台灣的婚姻移民以東南亞女性為主,從早期帶有貶義的「外籍新娘」到強調移民身分的「新住民」,稱呼也意味著台灣性別與族群意識的改變,目前新住民已是台灣第五大族群,人口數已超越原住民族。在政策面向的影響上,隨著 2012年底移民署開啟「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投注「外配基金」,到2016年起蔡英文政府大力推動的 「新南向政策」,身為混血兒的新住民二代,也從過去作為「素質堪憂」或「國家教育問題」等歧視理由的「新台灣之子」身分,轉為具有跨國語言文化優勢的「新二代」,成為台灣布局東南亞的尖兵。
在民間,有一個名為「外婆橋計畫」的文化尋根交流計畫,由新住民媽媽、新住民二代以及小孩的老師,一起回到媽媽位於東南亞的家鄉過暑假,在至少20天的旅程裡多方共同體驗學習。該計畫由誠致教育基金會方新舟董事長、《四方報》負責人張正及廖雲章於2011年暑假共同發起,2013年起長榮航空也加入提供公益機票。外婆橋計畫每年甄選一到三組,足跡遍及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緬甸,團隊運作五年後,於2016年成為政府政策,內政部移民署的「新住民二代培力計畫:國外生活學習體驗」計畫,正如曾參與計劃回到緬甸外婆家的新二代峯峯所說:「我希望那些小孩他們有一天可以跟我一樣,和媽媽還有老師一起回他們的外婆家!」
母語(mother tongue)的意義不是來自血緣,而是乘載著文化與身分認同。台灣主流社會承襲全球資本主義思維,以經濟發展程度來評價異國文化,經常對歐美國家或其他國家的人民有差別待遇。東南亞移民長期受到排除,尤其婚姻移民常被預設為「假結婚」或誤以為「買就有」,其在生活中承受的社會污名,更體現於就業市場、學歷認可、身分取得資格的法律歧視上。這些來自東南亞的台灣媽媽,在外婆橋計畫下回到家鄉擔任在地嚮導,為家人及小孩老師帶路,身兼台灣親友與在地親友的翻譯,在這些互動中,甚至展現出家人所不知的面向。而旅伴的配偶、小孩、老師也在體驗換位思考,計劃發起人之一的張正曾至越南遊學,他提及努力學習語言卻無法融入異文化日常生活時,那身為異鄉人的「失語感」會如何減損自尊,更能同理新住民至台灣生活的感受。
過去因主流社會對東南亞文化的輕視,來自東南亞的移民因不諳中文,就草率被歸類到「失格家長」,新二代也被認為是教育「問題」,彷彿只期待東南亞移民融入台灣,而台灣無意認識這群新國民。面對這些結構性問題,除了東南亞經驗分享、知識學習等必要交流,外婆橋計畫中參與者透過實地造訪,親身深入環境中建立友誼,就是「做中學」的最佳實踐,正如曾透過計劃前往越南西寧的宜蘭永樂國小吳慧月老師所說,這趟旅程縮短了「尊重新住民」和「了解新住民」的距離;曾透過計畫前往緬甸曼德拉的新竹竹中國小林佳諺老師表示:「當我在敘述、分享與緬甸家人相處的故事及照片時,不僅僅停留在看見表面的現況,而是帶領孩子放掉成見,用心觀察並思考他們因此而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智慧。」
延伸閱讀:
夏曉鵑,〈從「外籍新娘」到「新住民」走了多遠?〉,獨立評論@天下,2018/01/31,檢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5/article/6577
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師生手牽手 搖向外婆橋 ~新住民返鄉圓夢計畫」,2013/10/01,檢自: http://www.thealliance.org.tw/cover_show.php?cover_id=46
外婆橋計畫執行小組,〈【投書】再見《外婆橋》〉,獨立評論@天下,2016/03/02,檢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962
林佳諺,〈【投書】一趟千里之外的訪問,竟讓我多了一個家〉,獨立評論@天下,2015/12/13,檢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