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是人的天性,美麗的事物人人喜愛,美女更是容易吸引大眾的目光,追求美的意志可說是人與生具有的本能。選美的起源,似乎可追溯到君權時代的帝王選妃。
在臺灣,一談到選美活動,大家第一個就會想到「中國小姐」的選美活動。1960年,政府為了擴展外交,爭取海外人心,塑造臺灣社會安定的形象,首度開放中國小姐選拔,由《大華晚報》主辦,而這項選美活動,立刻吸引了社會大眾的目光,幾乎所有人都對參加選美的女孩品頭論足。但是,中國小姐卻有其所背負的國家任務,那時的國家外交、宣慰僑胞等任務,都仰仗這群中國小姐,她們的社會地位是備受榮寵的。
第一屆中國小姐選出之後,便受到世界性選美機構的熱情邀約,之後第二、三、四屆中國小姐,每屆各選出三名來參加世界級的選美大賽。因此,從1960至1965年間,共選出了10位中國小姐,除了第一屆林靜宜外,其他9位分別是第二屆的汪麗玲、馬維君、李秀英,第三屆的方瑀、劉秀嫚、江樂舜,與第四屆的趙令瑜、于儀、林素辛。她們參加的世界級選美比賽,也是成績斐然。
當年的中國小姐,可說是女性美麗的菁英,也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社會名媛,因而受到許多世家公子的追求。也因此,中國小姐有了另類評價。那些追不上這些中國小姐的公子哥,以及平民百姓間,則開始流傳中國小姐是為大官選媳婦所舉辦的。再加上,主辦單位財務不佳,中姐之一的李秀英又為了生活,淪落為拉斯維加斯的脫衣舞孃事件。於是在1965年,政府不堪輿論壓力,下令停辦中國小姐。
在停辦的23年間,不斷有恢復中姐選美的呼聲出現,直到1987年,再度開放中國小姐的選美活動,但是直至1999年間,有關選美活動的負面傳聞不斷,緋聞與金錢官司接連出現,直到現在,中國小姐的選美活動辦或不辦,都沒有下文。
除了中國小姐之外,臺灣還有其他的選美活動,像是1955年的「港都小姐」選拔,到了1999年變成全國性的「臺灣小姐」選拔。還有2003年,臺灣小姐選美協會舉辦的「臺灣小姐」選拔,2007年在臺灣舉辦的世界妙齡小姐。這些被選出來的中國小姐、臺灣小姐、世界小姐,她們都被賦予國家另類外交、代言的任務,「港都小姐」的選拔,更開宗明義地指出,希望可以選出最能代表臺灣女性特色的佳麗,從事公益活動,回饋社會大眾的支持,更她們希望替臺灣在國際社會發聲。
徐宗懋,《臺灣選美相簿》,臺北:探索文化,1997年。
陳玉燕,〈選美古今談〉,《文化生活》,期31(2003年1月),頁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