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初等教育的推手─蓬萊公學校

臺灣公學校女學生野外運動

「太平公,蓬萊嬤,日新係阮仔!」,這句北部爺爺奶奶們大多耳熟能詳的順口溜,不僅僅是句俏皮話,它還一語道盡了大稻埕地區,初等教育的發展特色。

太平國小和蓬萊國小,是大稻埕兩所明星小學。太平國小的前身,是只收男孩的「大稻埕公學校」;蓬萊國小的前身是只收女孩的「大稻埕女子公學校」,直到1956年,兩校同時開放招收男女生,才打破這種「壁壘分明」的局面。

大稻埕女子公學校,起源於1898年,最初是「大稻埕公學校女子部」,只有兩名學生,待學生逐年增加,改設女子分校,1911年正式獨立為女子公學校。1922年易名「蓬萊公學校」時,已培育近700名畢業生,在女子教育尚不受重視的當時,蓬萊的興起,代表著臺北地區女性普遍受教的重要指標。

紅磚黑瓦的歐氏樓房,蘊藏典雅莊重的氣質,使蓬萊公學校一落成就是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致。而蓬萊的美麗,不只在建築而已,一襲優雅的白色衣裙,配戴翻邊白帽,如天使般可愛的制服,也是蓬萊公學校的象徵之一。

雖說是小學教育,但可別以為這時期的小學生,只學習國語、數學等知識課程而已。日治時期,女子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於塑造賢妻良母,這種今日看來封建保守的價值觀,深深影響了小學教育的內容。從四年級開始,女學童就必須學習裁縫、刺繡、烹飪等各種手藝及家事課程,學校則會在定期舉辦的「學藝會」中,展出優秀的作品。

除此之外,老師們還會利用「修身」課,教授女孩應有的生活儀節。向來以學風優良、氣質出眾而聞名的蓬萊公學校,老師們的要求自然也分外嚴格。因此,從這裡畢業的學童,有不少是成績優異、才德氣質兼備的少女。歷屆考上著名的升學窄門─第三高女者所在多有,例如前國大代表鄭玉麗、前第一夫人曾文惠等,均是箇中佼佼。

走過百年滄桑的蓬萊校園,敵不過戰火與歲月的催折而傾頹,殘存的歷史古蹟紅樓,也在1983年,因年久失修而拆除改建。半個世紀間,蓬萊從男女分校到合校,從「賢妻良母」的性別教化到兩性平等的訴求,其教育內在精神的變遷,似乎更令人驚嘆。當鐘聲響起,時代的巨輪持續轉動,曾經推動女子初等教育發展的蓬萊依然屹立,肩負著往昔的榮耀與新時代的使命。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著,《臺灣百年小學故事》,臺北:柿子文化,2004年。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臺北:博揚文化,1999年。
楊文政總編輯,《蓬萊黌學九十年 :臺北市蓬萊國民小學創校九十週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市蓬萊國民小學,2000年。

臺北市大同蓬萊國民小學: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