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歲的阿嬤接受訪問時,說她這輩子一共生了6個,全都是弄瓦,不禁用「實在很丟臉」來形容自己。其實,當她懷第四胎時,就曾到助產士那裡檢查過,助產士光是用聽診,就判斷出是個女孩,她想要拿掉胎兒,不過助產士告訴她,已經太大不能拿了,這才打消念頭。小孩一出生,果真是女兒,她的婆婆一聽到又是女孩,連看都不來看。
老阿嬤感嘆這個助產士可能跟她八字不合,不然怎麼老是生女兒!不過她還是很感激這位幫她接生的助產士,她覺得在助產所生小孩很好,因為助產士是女的「比較自然」,更重要的是,要不是助產士幫她坐月子,老阿嬤的身體不會恢復得如此健康。當她女兒長大成人後,也即將為人母親時,老阿嬤想請來當年的助產士幫忙接生,可惜她已經退休了。
像這樣由助產士接生的經驗,只有從老一輩的口述才聽得到。現在的人幾乎都是在醫院生產,由婦產科醫生接生。然而全臺的初生兒,在1950年還有高達33%是由助產士接生。隨著助產士的消退,與婦產科普遍設立,致使1991年助產教育全面停辦,而1992年,政府更進一步取消公立醫院的助產士編制。
快要走入歷史的助產士,近年在助產學界努力下,開始出現新的契機。先是輔英技術學院在1999年設立「助產系」,國立臺北護理學院隨後在2000年成立「護理助產研究所」。
護理助產研究所的成立,除了要喚醒國人,助產士曾對臺灣醫療有過的貢獻,進一步專業化助產士的接生技術外,另一方面也致力改善目前臺灣生產環境。領有合格執照的助產士,不但可以提供產婦分娩時,所需要的基本照護,也能教導社區民眾正確的婦幼保健知識,針對有生產危險的孕婦,在其進行產檢時,可以及早發現並做出適當的轉介。助產士與醫師的密切合作,使產婦與新生兒都能獲得最完善且舒適的照顧環境,不僅減少了醫療成本,同時提升生產環境的醫療品質,進而走向更人性化的生產需求,這是護理助產研究所成立的積極目標。
這幾年來,護理助產研究所,已經培育出一些從事有關護理助產實務、管理、教學工作的專業護理助產人員。政府也在2003年的時,立法通過將助產士提升為「助產師」的資格。助產專業化的結果,將使女人陪伴女人,親切而人性化的生產景象,得以再度重現。
吳嘉苓,〈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臺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期4(2000年7月),頁191-268。
洪有錫、陳麗新,《先生媽、產婆與婦產科醫師》,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鍾淑姬,〈從妊產婦名簿到助產所──臺灣(新竹)助產士的歷史研究1920-1970〉,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