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整形在台灣

依據國際整形重建暨美容手術基金會定義,整形分為美容手術及重建手術兩種。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期間,許多因為戰爭而導致身體殘缺的傷兵需要進行臉部或是身體的治療,整形手術開始普及但是其治療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要幫助傷者維持生命並且讓其身體缺陷得到適當的修復,而後整形手術也開始變成美容整形的應用。

女性因外貌承受的痛苦,源自社會對她們形象的不合理期待。台灣社會中,女性的理想形象被建立在豐滿胸部、雙眼皮眼睛、高挺鼻子及纖瘦體態上。然而,不是每位女性都天生擁有社會期待的理想外在條件,不具備社會設定理想特質的女性便憑藉幻想,期待得到夢想中的美好人生。女性持續想像的過程,使她們愈來愈認同社會建構的美麗女性樣貌標準,也促成她們具體地實踐美貌,例如接受美容整形手術。

美容整型的範圍相當廣泛,大正與昭和時期的日本近代美容整型多是著重在眼睛和鼻子,像是有讓眼睛變大與變美的整型手術,或是讓鼻子形狀更好看的整型手術,目的是要讓臉部五官能夠變大、變立體。1938年《臺灣日日新報》上曾有臺灣女性匿名於報紙中詢問美容整型相關事宜,希望能在臺灣接受整型手術。

國民政府遷台後,整形外科在臺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等醫院持續發展,而在除了身體殘缺重建,為滿足民間對美容整形的需求,亦有專科醫師另行開業,但也有未受完整訓練的他科醫師加入其中,增加進行整形手術的風險。在1950年代,台灣即有隆乳、隆鼻等爭議見諸報端,後續政府將「醫療性美容」行為歸為醫療行為之列,如換膚、換皮、拉皮、印堂填平、眉骨加高、下巴加長、面瘦加胖、耳垂加大,或以醫學技術減肥、健胸、隆乳、豐臀等等,均屬醫療行為(七十四年三月八日,衛署醫字第五二一○七九號函)。

台灣民眾對美容整形感興趣,更讓婦產科、骨科、小兒科醫師紛紛投入美容整形醫療領域。不單坊間陸續出現美容整形診所,大型綜合醫院也開始成立醫學美容中心,提供民眾美容整形醫療服務,例如台大醫院形體美容醫學研究中心、高雄榮總美容整形中心、長庚醫學美容醫學中心、馬偕紀念醫院的醫學美容中心、國泰綜合醫院美容整形外科等。

依據2012年底的資料顯示,台北市醫美的一級戰場──捷運忠孝復興站到國父紀念館站一帶,忠孝東路四段約一公里長的路上就有超過200家醫美診所,形成獨特的「醫美街」熱潮。

延伸閱讀:

曾逸仙。〈女性美容整形者的動機、影響與資訊尋求〉,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顏儀婷,〈日治時期臺灣女性的美容〉,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鄭婉君,〈臉部整形美容醫療情境中的女性身體經驗〉,高雄: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陳明庭、呂旭彥著,《整形外科史話:台灣醫療史中最精雕細琢的一段故事》。台北;有故事股份有限公司,2018。
谷本奈穗著,《美容整形と化粧の社會學 : プラスティックな身體》16-17,2008。
〈臺灣で整形手術を受けたい〉,《臺灣日日新報》,1938 年 03 月 31 日,夕刊 03 版。
《聯合報》 ( 1954年11月19日 )。〈隆鼻不會隆乳 羅運華掉花腔 被告推得一乾二淨〉,第3版。
《聯合報》 ( 1955年6月18日 )。〈乳房雖未隆起官司高而又抵〉,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