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人權的民間推動者──黃媽媽陳碧娥

台灣位在第一島鏈中間,深具關鍵戰略位置,其軍事部屬成為維繫太平洋勢力平衡與保衛家園的重要第一防線。然而,軍事系統在長達三十八年戒嚴體制下,許多應該確保的人權議題,稀釋在長期緊繃的兩岸關係之中,特殊權力結構難以撼動,一個個血肉之軀轉變成國家動員體制的螺絲,絕對服從與經年累月的積弊陋習,「軍中人權」四個字,成為台灣民主化、自由化進程裡的不可承受之重。

1995年,兩岸情勢緊張,國軍傳來一名海軍二兵黃國章離奇落海失蹤的消息,遺體在事發後第六天被福建籍漁船打撈上岸,意外發現頭部插有鈍器與鋼針,消息一出舉國嘩然。黃國章母親陳碧娥(下以黃媽媽代稱),帶著失去孩子的痛苦北上陳情,全案卻在1997年因查無相關事證,海軍總司令部以不起訴處分結案。

一個好端端的孩子送到船艦上,怎可能無理落海,甚至頭插鋼針?黃國章生前就曾向母親提過船艦上的諸多不合理對待,甚至在國章失蹤後收到孩子控訴的信件,諸多疑點令她無法停下腳步,立誓沒有得到真相不會放棄。也因為這份愛子的心情和正義感,她開始幫助其他在軍中受虐、人權侵害的軍人和家屬。甚至成立「軍中人權促進會」,對抗龐大保守的軍隊體系,一度成為中華民國國軍高層相當頭疼的人物。

黃媽媽因為兒子黃國章的遇難,從一個後山的家庭主婦,變成帶著其他家屬走訪各大政府部門陳情,向媒體揭露軍中弊端的人權工作者,爬著密密麻麻的檔案文件,整理各種軍中陳情案,用身體一關一關突破保守軍隊的防線,帶著不願再有其他孩子犧牲的心情,這個使她不得不停歇的命運,讓外界一提到軍中人權,就想到這位不停戰鬥的母親──「黃媽媽」。

陳碧娥將自己獻給台灣軍中人權工作,她的女兒曾說自己的母親是「不是我媽」,「我媽的心隨著國章沉入汪洋大海,而忘了岸邊還有我們。」經常一通電話就趕出家門,是兒女記憶裡的母親。數十年過去,黃媽媽仍隻身帶著大大小小的軍中案件奔走,但如今更多一份從容。

延伸閱讀:

陳碧娥、李儒林,《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玉山社,2018。

《鏡週刊 鏡相人間:愛比恨更難 黃國章事件23年後》《【5是主角】不畏權勢對抗軍方 黃媽媽為軍權奮鬥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