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局菸草女工

台灣菸業形成於日治時期,當時台灣各地生產的粗製菸葉會送至「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煙草工場」進一步整理作成菸絲、捲菸或雪茄,1939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開始製作捲菸,幾年之後隨即因太平洋戰爭停滯。但是松山煙草工場這幾年出產的捲菸除供應台灣市場,也外銷華中、華南及南洋地區,供不應求。戰後國民政府接管菸廠,名稱也從「煙草工場」改成「菸草工廠」,持續生產捲菸、菸絲、雪茄。以松山菸廠來說,到了1987年菸廠增值的巔峰,有員工約2000人,年產值曾逾210億新台幣,對國家財政收益貢獻非凡。

然而這樣輝煌成績的背後有一群日復一日、辛勤工作的員工支持,尤其是從事勞力活的女性。菸草女工首見於日治時期。1931年在《台灣民報》一則報導中,陳列了台灣女性參與的職業,有看護婦、交換姬(接線生)、採茶女、茶館女給(服務生)、織帽女工、自動車女車掌、製蓪草紙女工、產婆、女教師、專賣局菸草女工、織襪女等等職業,其中專賣局菸草女工是最多女性從業人數最多的一群,有400多人。即使日治時期煙草女工屬於新興職業,卻是女工之中薪水較低者,平均薪資只有65錢,頂多只能貼補家用,要說經濟獨立根本不可能。此外當時女工要在菸廠工作還得經過考試,考試內容為國語(日語)、數學、常識、公民,並且如健康檢查般測試手部握力。

戰後松菸由公賣局接管,延續日本的方式運作。工人上下班十分規律,早上八點開始工作到下午四點下班,中間有一長兩短的休息時間,一長為午休、用餐時間,所有員工會集中到大禮堂一起用餐。不過碰到需求量增加需要趕工的時候會有第二班、第三班輪流的安排。松菸的女工來自台北地區各地,住得近的以步行或騎腳踏車,住得遠的搭公車、巴士、火車通勤。松山菸廠雖說是工廠村,戰前只有日本人頂司才能住在裡面,戰後則成為管理階層的住宿處。有趣的是,松菸設計有育兒室、醫療室、醫護室、福利社,育兒室有請保母,一個保母帶六個到八個小孩,工作量相當大,這些保母通常是員工的朋友或親人。

松菸工廠區一樓是理菸、切葉部門,二樓為捲菸、包裝部門。理葉在於整理、選剃菸葉,菸葉覆燻之後要將菸骨剃除,以消除菸草辛辣味,降低尼古丁含量。切葉就是將菸葉切絲、乾燥,並且將碎菸骨重新混入,搭配香料,儲存。到了捲菸步驟時不合格的菸絲必須抽出,重新回到切葉階段。菸支捲好乾燥之後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包裝,送到倉庫儲存,再由卡車或鐵路運送到各處。過程中的某些步驟會輔以機器進行,但大多還是需要靠人力。

松菸的日常是女工們生命經驗難忘的一部份,涵蓋了諸多面向,其中有關主管與員工之間的互動、同事之間的瑣碎的談話與八卦、保全防止夾帶菸出廠的嚴格管理等等,都值得進一步整理與分析。透過菸廠這些幽微的一面,不只反映出延續日治時期殖民產業的菸廠有別於其他工廠的特殊管理方式,也能看見女工如何有技巧地在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管理方式下喘息片刻。總的來說,時貫戰前與戰後的菸廠女工不僅是專賣事業研究中是不容忽略的一群人,他們也在台灣女性的書寫上有重要的意義。

延伸閱讀: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015,《松菸裊裊:松山菸廠工業村記事》。台北:台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
張志源、米復國
2007,〈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都市區位及空間配置之研究:殖民現代性的觀點〉《設計學報》12:2,頁71-91。

松山文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