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口䙥子

坂口䙥子(1914-2007),婚前原姓山本,生於日本熊本縣八代市,熊本女子師範學校畢業,1938年來臺擔任臺中郡北斗小學校教諭,不久因病返鄉,1940年渡臺結婚,並進行創作。,1928年短篇小說〈壞掉的鐘〉獲選《少女俱樂部》徵文特優獎。坂口䙥子在《臺灣文學》、《臺灣時報》等刊物發表了不少作品,筆名有南條小百合、山本れい子、坂口れい子。1940年〈黑土〉獲得臺灣放送局十週年紀念徵文特等獎,1943年以〈燈〉入選《臺灣文學》主辦之「臺灣文學賞」。終戰隔年返回日本,仍繼續創作小說與散文,1953 年以〈蕃地〉獲得「新潮社文學賞」;1960、1962、 1964 年分別以〈蕃婦羅波烏的故事〉、〈有貓的風景〉、〈風葬〉被提名為「芥川賞」候補。

坂口䙥子是日治時期少數在臺日人作家,在臺期間發表短歌、廣播故事、小說。其小說可概分為以日本或臺灣為背景的作品,後者又可分成三種:一、描述在臺的日本農業移民的小說如〈黑土〉、〈春秋〉、〈曙光〉。二、描寫戰爭體制下的臺灣人的〈杜秋泉〉、〈鄭一家〉等作品。三、有關臺灣原住民的作品,此類的小說總共有八部:〈時計草〉、〈畢基的故事〉 (1953)、〈蕃地〉(1954)、〈霧社〉(1954)、〈蕃地之女 盧 比的故事〉 (1956)、〈蕃婦羅波烏的故事〉(1961) 、〈達道‧莫那之死〉(1961)、〈蕃地的夏娃〉 (1961) 。

1945年4月至隔年1月,坂口䙥子隨任職「理蕃課」的丈夫搬到能高群中原部落,與原住民交流相處,而對原住民及霧社事件慢慢產生興趣,因此從戰前到戰後皆有創作原住民議題的小說,作品獲得「揭示文學史所忽略的現代日本歷史傷痕」、「從心理層面與事件根源探討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蕃地,為日本文學史注入新元素」等評價,有「蕃地作家」、「蕃地作者」之稱。中島利郎認為坂口䙥子能夠跳脫支配者視角,以等距方式看待臺灣漢人、原住民,創作態度客觀純粹,因此獲得臺日讀者的青睞。

延伸閱讀:

大原美智,〈坂口䙥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素珍,〈坂口䙥子之小説研究-以日本統治期在臺期間之小說研究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慧君,〈坂口䙥子小說人物的身分認同—以〈鄭一家〉、〈時計草〉為中心〉,《臺灣文學學報》8期,2006.6,頁123-145。
小辻菜菜子,〈坂口䙥子的霧社事件三部曲—〈霧社〉、〈達道.莫那之死〉、〈蕃婦羅波烏的故事〉〉,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楊智景,〈坂口䙥子〉,柳書琴主編,《日治時期臺灣現代文學辭典》,新北:聯經出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