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勇之鐘

莎韻之鐘的原文為「サヨンの鐘」,為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期間,於1941年4月14日,由第十八任台灣總督長谷川清贈予蘇澳郡蕃地利有亨社的一只鐘,用以表彰原住民少女莎韻的「愛國」事蹟。

該只鐘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30年代末期,當時日本發起的對外戰爭情勢愈趨高漲,也加快了國內戰爭動員的腳步。1938年9月,於南澳郡擔任山地警察兼蕃童教育所教職的田北正記警手,接獲了政府頒佈的從軍召集令而必須離開當地應召入伍,從部落至大南澳公車站的這段路程,由原住民少女莎韻替其背負行李,但因路途中適逢暴風警報,莎韻於橫越溪流時不慎失足落水而殞命。事發後兩日在《臺灣日日新報》有一篇題為〈蕃婦溪流に落ち/行方不明となる〉(蕃婦跌落溪流/行蹤不明)的報導,而在兩個月後的11月26日,地方人士也為莎韻舉行了盛大的慰靈祭,當時已在外地作戰的田北正記還發了弔念的電報。

在表面上,該起事件是原住民少女替為國家而出征老師背負行李並為之送行,卻不幸在暴風雨中喪命的故事,但在1930年代末期,戰爭情勢高漲,此類事件正好可以作為宣揚愛國心的題材。因此莎韻的意外殞命,在長谷川總督於1941年頒贈了莎韻之鐘後,引發了一連串的後續效應。以莎韻之鐘為題的衍生作品,有俳句詩人青木月斗為之獻詩、畫家鹽月桃甫以同名畫作參加第二回聖戰美術展、陸軍美術協會會員鈴木榮二郎為之作畫、臺灣教育話劇協會製作的活動紙劇、歌手渡邊濱子演唱歌曲、另有歌手佐塚佐和子為其傳唱,以及李香蘭主演的同名電影,最後甚至將莎韻之鐘編寫進小學的教科書中。

綜觀這些悼念莎韻事蹟的人士,多為當時各領域的頭人要角,從高級官僚到著名的詩人、畫家、詞曲創作家、歌手與演員,皆在宣揚愛國精神的方面不遺餘力,可說是充分體現了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時代氛圍。這位全名為莎韻‧哈勇(Sayon Hayon)的泰雅族少女,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因為意外殞命而成為舉國皆知的「愛國少女」。

延伸閱讀:

周婉窈,〈「莎勇之鐘」的故事及其周邊波瀾〉,《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文集》(台北:允晨,2003),頁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