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性別學校的轉型

日治時期女子學校被認為是「新娘學校」,學生的生涯規劃往往是步入婚姻成為人妻與人母,受教育的目標是成為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因此學校會多增加家政類的課程如縫紉和美姿美儀。從中壢家商家政科的成立沿革是「培育女子將來成為賢妻良母」,以及現今新竹女中的校規還保留一條「吃麵包(或饅頭)時,宜撕成小塊不可大口咬食」,可見當時推動「淑女教育」的痕跡。

台灣早期認為若減少與異性相處帶來的感情困擾,「環境更單純」學生就可更專注於學業,因此以單一性別的學校為主。後來也出現因為宗教原因設立的單一性別學校。隨時代演進,出現性別主流化的觀念和少子化,社會上更重視性別平等互動和和諧相處,許多單一性別學校紛紛轉型,不再使用性別區分入學資格。

宜蘭縣中山國小在85學年(1996)年,從原本只收男性改成男女合校,此後台灣便沒有單一性別的國小。2020年除徐匯高中國中部以及嘉義縣幾所國中以外,台灣的公立國中皆非單一性別學校。有些單一性別高中因為特殊班(如音樂班、美術班等)而招收不同性別,但其他班級的學生仍然只有單一性別。台灣早期僅有少數大學甚至科系只收單一性別學生,例如實踐家專、台南家專及多所護校,現已無單一性別的大專院校了。

單一性別教育是否是對女性更友善的環境?在學業表現上,有些研究指出男性的存在,會使女高中生受到刻板印象威脅而對「社會認為女性不擅長的科目」降低學習動機並表現較差;但同時也有研究顯示單一性別對班級學業氣氛的影響不一定是正面的,如女校學生可能會被同儕學習氣氛感染,導致全班數理科表現不佳。有人認為單一性別教育會提升女性的自信,但也有人反對以隔離手段來保護女性。

論者謂單一性別教育並非影響女性表現的關鍵,老師的態度才會直接讓學生產生自我驗證預言。另外,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楊天盾表示,比起同儕性別,更重要的是這個社會的「性別信仰」,也就是對陽剛和陰柔的價值認知體系。他認為「性別信仰會影響每個人的自我性別認同,也會衍伸出相對應的行為和選擇。」

延伸閱讀:

〈新竹女中校規〉
林詩琪,〈單一性別環境對國中女生數學成就的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李奕瑩,〈公立高中數理資優男女生在單一性別與混合性別班級之自我概念,性別刻板印象與心理健康之差異〉,台南: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項樂琦,〈刻板印象威脅下的青少女: 男性化特質對邏輯分析表現與信心的效果〉,台北: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董昱,〈桃園最後一所單性別學校〉,《桃園誌》51: 30-33,2019。

單一性別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省思/女科技人的美麗心世界我國單一性別學校之演變概況/教育部統計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