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裁在臺灣

「洋裁」(西洋式裁縫)一詞現在聽起來充滿濃濃懷舊味,聽者腦中浮現的也許是氣質優雅的老太太身上穿的那件剪裁合身的細花軟料洋裝,甚至也有人直接想到這是「賢妻良母」的必備技能。但洋裁教育與洋裁行業的出現其實在20世紀讓許多女性有機會走出家庭甚至撐起家中經濟。   

日治時期洋裁傳入台灣主要是透過學校教育及裁縫機的引進。公學校裁縫課先從基礎裁縫技術開始,1930年代後,女性公學校畢業生日增,除了一般高校內的家政課外,家政女學校也因應而生,學生得以學習進階的洋裁技術,也有不少女學生直接赴日就讀。   

另一方面,專門的洋裁學校也開始出現。1930年代創立,位於台北的吉見裁縫學校就是其中較為出名的一間。洋裁學校招收的對象除了高校畢業生外,也擴大至一般婦女,使得洋裁教育更廣泛地進入台灣社會各階層。   

裁縫機進口台灣則是從1904年勝家(Singer)在台開設店面開始,為了推廣高價的裁縫機,除了提供貸款,也設立裁縫講習所讓消費者學習如何使用。   

戰後,洋裁教育的重心逐漸從學校教育轉至社會教育,政府也鼓勵婦女透過學習裁縫,政府與民間所興辦的短期洋裁教育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過,短期速成班的學習者許多是為了在婚前學習更實用的家政技藝,可以幫家人縫製簡單的衣衫,但如果要成為學有專精的專業裁縫師傅還是要透過為期三年四個月的傳統師徒制學習,出師之後就可以自己開業或進入時裝店擔任裁縫師傅。   

經營時裝店除了專業技術外其實也有不少經營心法,除了要能隨時追上最新的國外時裝潮流才能滿足愛美的顧客需求外,還要能抓住顧客的心,培養成為熟客,以穩定客源,也還需要與布店能長期配合以取得較好的價格與較珍稀的布料。   

1960-70年代是台灣西式裁縫業最為興盛的時期,除了專業的男仕西服店及女士時裝店滿街林立外,家庭主婦們也開起家庭裁縫店作為副業,幫鄰人縫製日常衣物,貼補家用。洋裁的主要從業者女性占比極高,成為戰後婦女得以經濟獨立的重要途徑。   

但隨著時代發展,成衣業於1970年代開始興起,成衣工廠製品大量、快速、便宜的特性擊垮了仰賴人力並耗時、昂貴的傳統縫紉業。洋裁產業進入長達數十年的衰退期,只剩有能力製作高級訂製服的工作室可以撐下去。直到最近,因為日本次文化cosplay(角色扮演)的興起,許多coser(角色扮演者)有特定的動漫服裝需求,沉悶已久的縫紉工作室內又開始出現年輕人的笑語與活力。

延伸閱讀:

大木言葉,《日治時期台灣洋裁的移入與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陳佩婷,《台灣衫到洋服—台灣婦女洋裁的歷史(1895-1970)》,台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