偎著海岸的背影——蚵女

蚵女,意即採蚵的女性,多見於臺灣海邊漁村。離島之一的金門縣,居民傍海而居,靠海維生,對海洋的依賴與依戀極深;除了廣為人知的戰地風光外,因著先天之勢,浯江溪出海口及金門特有的大潮差,都成了極佳的石蚵養殖環境因素。金門海蚵的產地自北海岸官澳開始,至古寧頭皆有產出,特殊的石蚵田成為了當地特有景觀。

養蚵業是傳統的勞力密集型產業,但在金門地區,因著傳統觀念及技術吃重程度等緣故,「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務分工非常明顯;另外,更因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漁船通常禁止女性上船,俗諺所說的:「一年靠一冬,三季隴空空」更能看出漁民對此的迷信。承繼上述所提及的原因,造成金門男性通常到外地工作,或隨漁船出海;而女性只能選擇守著家園,並採蚵做副業貼補家用。

金門蚵女除了工作單一,工作重複性高外,養蚵業是相當需要體力的工作;蚵仔養成後,需要擎蚵,將之自海邊扛回家中剖蚵;此舉長期下來對腰、腿、手腕與肌腱都是一種傷害。同時,她們的生活圈也相當狹小,在家亦必須母代父職,同時扮演著不同角度的家庭角色;另外,她們更要面對採蚵行業逐漸沒落的現實:離島地區人口外流嚴重,即使是留下來的青年也不一定願意做如此辛苦的工作,使勞力密集型產業無法回到全盛時期的輝煌。

隨著時代變遷,採蚵行業不如以往,慢慢沒落。金門當地為了保存這項難得的傳統,每年皆舉辦「剖蚵」大賽以維持年輕人對這項工作的認識;同時,金門古寧頭北山地區及南山海岸現在仍有採蚵體驗,能讓大家在踏浪尤樂之餘,體驗過往的蚵女採蚵生活。

註:石蚵產季落於十月至隔年晚春,同時又以冬季落雨後,隔年春天的蚵仔最為肥美。

延伸閱讀:

李湘婷,《女性的生活空間記憶_ 以金門古寧頭北山聚落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
徐玉瓊,《金門大潮差運用之歷史痕跡與未來展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
蔡旻宏、王一新,〈【農村女力創意出擊】翻轉漁村未來, 女力再現產業新風貌〉,《農政與農情》,311:13-19,2018。

金門休閒漁業網/古寧頭石蚵海岸。大紀元/倪國炎/金門剖蚵大賽 古寧頭女將李月池成新蚵后金門日報/李金鎗/推廣深度旅遊民宿業者下海體驗擎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