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與竹工藝

大家一定聽過、看過甚至用過竹子,卻又對竹子不太熟悉。早期台灣社會的生活離不開竹子,竹是隨手可得的材料,被製成各式各樣的用品。各地生產出來的原料不同,也發展出不同的竹加工方式,如南投竹山、鹿谷一帶以桂竹當做竹編材料,孟宗竹為鑿管材料,台南關廟以長枝竹發展竹細工,鹿港雖無生產竹材,但因其位處商業繁華之區,也發展出獨特的竹工藝。

住在台灣島上的人使用竹材的歷史悠長,但是直到日治時期才開始標準化、商業化、精緻化。統治當局看好台灣的竹藝前景,設立「竹工藝傳藝所」,聘請日本山口縣與中國福州師傅教學,不僅許多竹工藝的手法與製程被固定下來,也成為台灣竹工藝教育的濫觴。延續到戰後,因應外銷,顏水龍制定了竹傢俱尺寸標準,這深深影響了往後竹傢俱加工的樣式。即使如此,戰後初期製程被固定下來作為外銷產品的竹製品仍為少數,多數竹製品仍然是由家戶自行製作或者由民間的「竹店」銷售,當時竹製品涵蓋了建築、農具、婚俗、生活用品等方面。

竹加工與女性有什麼關係呢?女性一直以來都是家庭手工藝的主要勞動力,她們努力的身影不只出現在就地取材製作生活用品,也同時擔負賺取金錢維持家庭經濟的重任。前者自行製作的部分,大多是依照前人流傳下來的日用品(如竹籠、竹筷等等)形式製作,除非家庭成員無法製作,才會到到專門的「竹店」購買,否則從原料到成品通常都是一手包辦。後者則如開始於1950年代的外銷竹手工品,這類竹加工品通常由專家、工廠設計,提供原料再由家庭成員製作(如波蘿燈罩),這類工作對於婦女而言是重要的家庭副業,只要多做一個,一天的買菜錢就更有餘裕了。另一方面隨著竹材加工廠設立,婦女也進到這些工廠成為「竹編女工、竹加工女工」,但事實上做的事情一樣是勞力密集的手工業,只是從原本的家庭副業轉變為正職。1970到1980年代整個竹加工產業可以說是達到高峰,一直到1986年,人力成本較低的東南亞、中國等地的竹製品逐漸取代台灣的竹材加工品,台灣竹加工產業外銷優勢不再,加之塑膠、鐵等其他材料的製品取代竹材使用,台灣竹加工廠數量快速下跌。

1992年開始國際傳統工藝大展(現發展為國家工藝成就獎),1993年全省美術展覽會(現與全國美術展覽會整併,改為全國美術展與臺灣美術雙年展)將美術設計部再區分為工藝部與視覺設計部,1995年開始編織工藝獎,傳統手工藝始納入藝術殿堂,竹工藝之藝術性終獲認同。當今女性工藝師大多是在竹編領域成名,竹雕、鑿管等其他領域則少見女性,其中的原因值得多加探討。現今幾位在竹工藝領域發光發熱的女性有黃麗淑、林秀鳳、葉寶蓮、涂素英、邱錦緞、曾鳳珠、蘇素任等人。

延伸閱讀: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品竹游藝:臺灣特色竹工藝文化》。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1 
黃世輝、林文龍、林秀鳳、陸惠萍編,《竹藝竹情在竹山》。南投:竹山鎮公所,1999。

【MIT台灣誌 #431】台灣百年記憶~竹山 竹之藝 part2